“3358號工作人員位于68號架,正向113.25米。”“實測精確度達到30厘米!”……
近日,人員精確定位系統進駐兗礦集團趙樓煤礦。在該系統測試現場,這一煤礦信息化“黑科技”向現場觀摩人員施展了令人驚嘆的精確“定位術”。
井下人員定位系統是安全避險六大系統之一,其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當作業人員被困井下時,能夠通過該系統查找到被困人員所在位置進行準確救援。原有煤礦人員定位系統普遍采用射頻識別技術,定位范圍在30米-300米不等,定位精度偏低,信號抗干擾能力較弱,穩定性難以保證。
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山東省作出關于加快全省煤礦人員精確定位系統建設的部署,并要求沖擊地壓礦井先行建設。趙樓煤礦作為兗礦集團試點單位,迅速啟動該系統建設,從方案制訂到設備安裝,再到最終調試成功,僅用一個月時間。
據悉,該套系統基于UWB技術實現人員定位,整套系統由22臺定位分站、44個定位天線、22個Wi-Fi通訊模塊以及地面總控系統構成,定位信號覆蓋7301、7302等采掘工作面和評價為中等及以上沖擊危險的巷道,信號覆蓋位置定位精確度達到30厘米。所有系統裝配硬件均選用防火、抗腐蝕材質,保證標示卡、讀卡器等精密元件適應千米井下高溫、高濕等復雜環境。
該系統同時支持多系統融合,目前已與趙樓煤礦現有的安全監控、語音廣播、無線通信等系統融合聯動。當采掘工作面出現氣體超限、人員超限或其它緊急情況時,系統自動啟動聯動模式,作業人員的標識卡警示燈會根據實際情況以不同方式閃爍,并由語音廣播發出報警。該系統還具有雙向呼叫功能,作業人員可向地面監控主機發送求救信號。
精準定位、精準報警、精準求救,所有信息數據的發出和接收都來自于人員精確定位系統地面控制中心。在該中心記者看到,輸入井下任一指定人員姓名或ID號,屏幕上即可顯示出當前時刻和指定時刻人員所處位置,并能夠通過GIS平臺,以三維影像演示人員動態運行軌跡,確保井下作業人員安全信息處在可視、可控、可追溯狀態。
“人員精確定位系統的正式啟用,實現了生產系統智能調度、應急處置快速響應、重大災害超前預警,為礦井安全生產提供了強有力的‘智慧’支撐。”該礦礦長李偉清說。據了解,人員精確定位系統是趙樓煤礦近半年來繼建成7301、7302采掘智能化工作面后,最新上線的“硬核”科技,標志著該礦在建設安全、綠色、智能、高效“四型礦井”中走在了山東煤炭行業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