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九·一八” 銘記血淚史
日軍侵華新罪證陸續面世
9月18日9時18分,尖利的防空警報震撼著沈陽全城。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的廣場上,上千名自發前來的各界人士靜靜佇立。
今年的“九·一八”這一天,在沈陽、南京等城市,警報齊鳴,警鐘聲聲,以此宣示中國人民不忘國恥、建設國家的決心。
- 諸多日軍侵華史料首次曝光
在“九·一八事變”85周年紀念日來臨之際,首次被發現的日本侵華圖書史料、歷史圖冊《打倒日本》一書,在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對外公開。這一創作于昭和六年(1931年)八月的日文圖書,以“中國威脅論”的視角向日本民眾散播“中國要打倒日本,我們就要打中國”的觀點,為證明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蓄謀已久再添鐵證。
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會副會長、遼寧省委黨校教授王建學認為,該書的發現為研究日本大陸政策提供了新史料、新角度。
早在9月13日,就有多件由沈陽市民間收藏家詹洪閣、裴復、高大航等無償捐贈的珍貴文物、史料及原始照片等一同向社會公開。其中的一組約拍攝于1935年的原始歷史照片,真實記錄了日本法西斯殘暴殺害義勇軍將士、砍下頭顱的暴行。
收藏家裴復捐贈的“忠靈塔”瓷碑,原比例重現了侵華日軍曾在我國香港、沈陽、齊齊哈爾、長春等多地興建的用于供放陣亡于戰爭的日軍骨灰的建筑,是日軍對其陣亡軍人功績的紀念甚至炫耀。瓷碑底部燒制的標注顯示,該碑是1932年由一名日本陸軍步兵大佐寄贈日本滋賀縣。裴復表示,該瓷碑是這名侵華日軍在離開沈陽時帶走的一抔土燒制而成的。
此次捐贈的1932年10月10日的《上海日報》,則記錄了中華民族首次將“九·一八事變”作為國難日、國恥日,有組織、大規模紀念的源頭。
- 歷史檔案證實日侵華處心積慮
沈陽市檔案館近日公布了14卷館藏沈陽縣公署歷史檔案。這些珍貴檔案再次表明,從日俄戰爭結束到“九·一八事變”之前,日本人在沈陽地區非法設置警察機構、開展情報收集、掠奪土地資源及組織移民等侵略活動,處心積慮地為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做政治、經濟、軍事等全方位準備。
檔案記載,1904年至1905年日俄戰爭后,日本獲得了南滿鐵路及一切支線的財產和煤礦等權益,這些權益實際上僅僅是經濟權益,日本并不滿足于此。1905年1月,日本在渾河站設立沈陽地區第一個警察官吏派出所并派駐日本警察1名;1918年3月,日本領事館又在吳家荒地區設置派出所并派駐日本警察1名。截至1930年12月28日,日本在沈陽縣非法設置警察機構14處,派駐日本警察17名。日本利用這些非法設立的警察機構,在中國境內肆意妄為,抓捕、殺害中國人,侵犯中國主權。
日本收集中國情報工作非常細致,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設有專門的調查科,實際上就是一個情報部門。檔案記載,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調查課長佐田弘治郎先后于1914年7月2日等4次致函沈陽縣公署調查沈陽縣的農業等情況。從沈陽縣填報的調查表來看,調查內容涉及不同時間段農作物的種類、耕作面積、收成情況、縣內可耕地面積及縣內人口等,十分詳盡。沈陽市檔案館管理利用處處長王梓熠說:“調查農作物情況,看似與侵略無關,實際上也是在為其經濟掠奪服務。”
- 展出侵華日軍化學戰罪行
9月17日,“陽光下的罪惡——侵華日軍化學戰罪行展”在黑龍江東北烈士紀念館舉辦。
該展覽通過大量歷史照片和圖片,展示了侵華日軍進行化學武器實驗、化學戰的罪惡行徑和戰后遺害等有關歷史事實。展覽分為“國際社會禁止化學武器的努力”“日本化學戰準備”“侵華日軍的化學戰”“日本化學武器戰后遺留問題”和“舉步維艱的日遺化武受害者對日訴訟”5部分,包括200余幅照片、圖片和圖表。
“此次展出的資料,足以佐證侵華日軍在中國土地上的罪惡行徑。我深感震驚和悲憤,也勾起對戰爭中遇難同胞的追思。”今年25歲的哈爾濱市民楊秋說。
東北烈士紀念館館長劉春杰告訴記者,本次展覽揭露了日本在一戰后秘密研究和大量生產化學武器的歷史事實,也揭露了日本在侵華戰爭中無視國際公約,大規模、持續使用各種化學武器,甚至慘無人道地用中國平民和戰俘做毒氣實驗的罪行。(記者 陸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