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翟崑表示,今年中國將主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這標志著“一帶一路”建設將進入2.0版時代。2.0版的意義在哪?他認為有三條:第一,中央層面全面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成為慣例;第二,“一帶一路”建設由中國倡議演變為全球共識,很多地區組織、國際組織、專業組織紛紛與“一帶一路”建設對接,“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成為一種履約行為;第三,“一帶一路”建設帶動治國理政與全球治理相結合,中國與外部世界的內外聯通度越來越強。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國際友好城市交流中心主任李新玉認為,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非常重要的社會基礎,但它是“慢工細活”,潤物無聲,需要下功夫來做。他們對2200多對中外友好城市作了分析,發現“地緣、俗緣、情緣、語緣、機緣”是建立友好城市的關鍵。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65個國家擁有友好城市698對。這些城市都有絲路情結,而且都有發展愿望。抓好了節點城市,以點帶面、以面促點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胞集團副總裁岳雷認為,全球化已成為當今世界不可改變的趨勢,但它需要優化,需要更具包容性和均衡性。他說,三胞集團近年來實施“走出去”戰略,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并重,2014年收購了英國第三大百貨零售品牌福來莎百貨,加速了該品牌全球化拓展。他們還在以色列收購了全球領先的健康養老服務企業娜塔利醫療公司,把居家養老的智能管理系統、設備以及創新技術帶到國內。
中國僑聯副主席喬衛認為,“一帶一路”建設蘊含的合作共贏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中國為世界奉獻的一份財富。他說,華僑華人這個群體有6000多萬人,尤其是其中的華商群體是最早區域化、全球化的一支力量,他們在區域發展中有著豐富的經驗。如何發揮他們獨特的作用?不僅要有價值導向,更重要的是要精心設計利益機制,使他們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能夠追求中國、駐在國和自身的三方共贏。喬衛建議,要差別化制定合作伙伴的分享機制,鼓勵中國國有企業借助華人華僑的力量“走出去”。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說,經過3年多的建設,“一帶一路”已成為中國重大的政治品牌、經濟品牌,我們一定要管理好這個品牌,要有非常好的國家級品牌管理戰略。為此,他提出三點建議:其一,對于“一帶一路”各項規劃的落實與推進,需要建立實體化的統籌協調機制;其二,對于“一帶一路”各大項目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有支撐企業“走出去”的整體服務機制;其三,對“一帶一路”整體品牌的運營管理,需要有研究評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