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可犧牲一部分GDP,也要確保節能目標的完成。”對于寧夏來說,這不再是簡單的口號。寧夏回族自治區副主席齊同生23日接受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光明日報等中央媒體采訪時堅決表態:寧夏要不講條件、不留后路、不講代價打下這場節能減排的攻堅戰和持久戰。
齊同生介紹說,寧夏是一個后發展地區,也是一個資源型、能源型經濟發展地區。十一五以來,寧夏通過實施節能減排10大鐵律、10大重點節能工程和10件環保實事,嚴格落實目標責任制,全區節能減排取得了積極成效。2009年,寧夏的萬元GDP綜合能耗比2005年下降16.36%,完成“十一五”節能目標的80.04%;化學需氧量排放12.52萬噸、二氧化硫排放31.42萬噸,分別比2005年下降12.45%和8.4%,完成“十一五”減排目標的84%和89.96%,為全面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但是,寧夏屬倚重倚能的經濟結構,資源開發、能源工業在寧夏工業結構中的比重很大。尤其是今年以來,隨著經濟回升向好進程的加快,工業生產恢復性增長強勁,能源消耗快速反彈,出現了增幅擴大、總量攀升的局面。另外,高載能行業產品價格仍在低位徘徊,一方面能源消耗在加大,另一方面產值能耗水平卻明顯偏高。這導致了一季度全區全社會能源消費總量同比上升35.85%,單位GDP能耗同比上升14.13%.寧夏也由此成為國務院節能減排電視電話會議上通報的12個能耗由降轉升省區之一。
針對越來越小的節能減排空間,寧夏自治區副主席齊同生說,目前寧夏已經作出部署,將工業節能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而提高準入門檻、技術改造、淘汰落后產能、調整布局、優化結構等將成為使過高的工業能耗降下來的有效措施。
寧夏將盡快制定下發新的能耗限額標準和評估辦法,對年綜合能耗在5000噸標準煤以上的新建、改建、擴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進行節能評估和審查,從源頭上杜絕高耗能、高污染項目的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且從5月份起,寧夏開始了差別電價和懲罰性電價政策;今年自治區確定的250個技改項目中,有76個是節能減排技改項目。對于重點節能減排技改項目,寧夏金融部門將優先予以貸款并加大貸款力度,促使其盡快改造,并將以獎代補、稅收優惠、電價優惠等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在此過程中,加快推進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產業的發展,繼續加大小煤礦、小冶金、小化工、小發電機組等“五小”企業的關閉力度和大力發展金融、現代物流、旅游、會展等第三產業也成為節能減排這個大局中極為重要的兩顆“棋子”。
根據寧夏自治區發布的《2010年節能降耗預警調控方案》,寧夏計劃通過這一系列“鐵腕”政策,力促2010年萬元GDP能耗同比下降4.36%,在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的情況下,能源消費量增速控制在5.2%以內。工業、建筑、交通、公共機構等重點用能領域制定切實可行措施,確保實現本領域能耗下降20%的節能目標。2010年,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下降7%以上,城鎮新建建筑執行節能強制性標準的比例達到95%以上,客運新投放運力線路的客車的實載率必須大于70%,公共機構能耗指標較上年降低5%.在全面完成“十一五”節能目標的同時,為“十二五”節能工作奠定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