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第四十三個世界地球日到來之際
第四十三個世界地球日以“珍惜地球資源轉變發展方式”為宣傳主題的重要內容。
自1970年世界地球日活動啟動以來,“只有一個地球”、“地球村”等概念已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認識和接受。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正在轉變發展方式、提升經濟發展質量,以實際行動保護地球資源。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為全世界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據統計,2010年,全世界44.3%的粗鋼、60%的水泥、65%的電解鋁、45%的煤炭、35%的化肥、42.6%的化纖、50%的玻璃都是由中國制造的。
同時,中國也付出了過大的資源環境代價。中國每年能源消耗量占全球的19.5%,煤炭消費量相當于其他國家的總和。留下了許多受污染的城市、全世界1/3的垃圾和頻繁發生的“血鉛”事件,一些地區生態環境質量嚴重退化,需要經過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努力才有可能恢復。
中國是一個有著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中國環境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全球的環境質量。中國絲毫沒有回避環境污染問題,不找任何借口,而是以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態度,不斷推進污染減排。在“十一五”減排取得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十二五”期間,將污染減排指標由兩項擴大到四項,領域由工業和城鎮延伸到交通和農村。
中國堅定不移地推進污染減排,是針對國情提出的有效舉措,抓住了問題的癥結,抓住了主要矛盾,以重點突破的方式,推動環境質量的持續改善。中國的污染減排彰顯出了治理污染、保護地球的努力和魄力,是對世界環境保護的貢獻。
污染減排是節約能源資源的有效途徑。拼資源、拼消耗的發展模式,資源難以支撐,經濟難以持續。資源消耗大的結果是環境污染,環境問題的背后是資源的過度消耗。為此,中國政府明確了“十二五”期間的節能減排目標:到2015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分別比2010年降低16%和17%,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分別比2010年減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比2010年減少10%。
污染減排是轉變發展方式的基礎保障。中國嚴把節能環保關,“十一五”期間,國家層面拒批的“兩高一資”建設項目總投資達3萬多億元;嚴格淘汰落后產能,全國30萬千瓦以上火電機組裝機容量占總容量的比重由47%提高到71%,鋼鐵行業1000立方米以上高爐比重由21%增加到52%;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先進制造業等產業,提高服務業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
污染減排是履行國際義務的重要體現。環境問題是世界各國面臨的重大問題,環境保護已成為大多數國家的共識,中國持續深入地推進污染減排,以實際行動減少污染排放、改善環境質量,讓人民群眾喝上干凈的水,呼吸上清潔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品,努力提升發展質量,縮小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這是履行國際義務的重要體現,也為增強全球環境可持續發展能力做出了貢獻。
環境問題沒有國界之分,沒有民族之別。污染面前,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都不能獨善其身。當前,需要全人類拿出行動,同舟共濟,保護好共同的地球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