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能源署,即使全球經濟增長,2016年全球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連續第三年維穩,表明排放和經濟活動持續脫鉤。這是可再生能源發電增長,從煤炭轉向天然氣,能源效率提高以及全球經濟結構變化帶來的結果。
國際能源署估計,去年全球能源領域的排放量為321億噸,與前兩年相同,而全球經濟增長3.1%。世界上最大的兩個能源用戶和排放國,美國和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而歐洲的排放維穩,抵消了其他大部分地區的排放增長。
最大的減排來自美國,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3%,即1.6億噸,而經濟增長了1.6%。這一下降是由頁巖氣供應激增和更有吸引力的可再生能源取代煤炭驅動的。美國去年的排放量是199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而這一時期經濟增長了80%。
“在全球經濟不斷增長中,這三年的排放量維穩標志著一個新興趨勢,這也是令人樂觀的原因,即使現在說全球排放量已經突破了峰值還為時過早。”國際能源署執行董事Fatih Birol表示。“也是市場動力和技術改進的一個很重要跡象。在美國尤其如此,那里大量的頁巖氣供應已成為一種廉價的電力來源。”
2016年,可再生能源提供了一半以上的全球電力需求增長,其中水電占一半。去年全球核電裝機容量的總體增長是自199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中國、美國、韓國、印度、俄羅斯和巴基斯坦都有新核反應堆上線。全球煤炭需求下降,但是美國的需求下降尤為明顯,美國的需求在2016年下降了11%。去年,美國天然氣發電第一次超過煤炭發電。
在適當的政策和大量頁巖儲量的情況下,美國的天然氣產量在未來幾年將保持強勁增長。這可能帶來三個主要后果:促進國內制造;通過液化天然氣出口,向亞洲供應更具競爭力的天然氣,并向歐洲提供替代天然氣。
去年,中國排放量下降了1%,因為煤炭需求下降,而經濟增長6.7%。這種趨勢有幾個原因:可再生能源,如核電和天然氣在電力行業中的份額不斷增加,而且從工業和建筑領域從煤炭轉向天然氣,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打擊空氣污染的政策驅動的。
2/3的中國電力需求增長,即增長5.4%,由可再生能源(主要是水電和風能)以及核能提供。有五座新的核反應堆并網,使其核電容量增加了25%。
“在中國和印度,天然氣的增長是顯著的,反映了空氣質量措施對抗污染和能源多樣化的影響。”Birol表示,“如今,天然氣在全球能源結構中所占的比例接近1/4,但在中國是6%,在印度只有5%,這表明它們有很大的增長潛力。”
歐洲地區,由于天然氣需求上升約8%,煤炭需求下降10%,排放在去年基本保持穩定??稍偕茉匆舶l揮了不小的作用。由于更便宜的天然氣和碳排放費下降,英國在電力領域看到了煤炭轉向天然氣。
市場力量,技術成本降低以及對氣候變化和空氣污染的關注是排放和經濟增長脫鉤的主要動力。雖然排放增長暫停是空氣污染改善的積極消息,但對實現全球氣溫上升不超過2℃還不夠。為了充分利用技術改進和市場力量的潛力,全世界需要一致、透明和可預測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