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點到面全方位鋪開 全國碳交易市場換擋提速
作為2017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之一,全國統一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在即。根據規劃,將覆蓋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電力、民航等8大類32個子行業。
如今,各項準備工作已進入沖刺階段,備受關注的全國碳排放權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方案已獲批準,相應的注冊登記系統、交易系統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也在推進中,多地爭奪承接。
早在2011年11月,國家發改委已組織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廣州、深圳及湖北等7個省市開展碳排放交易試點工作。截止2014年6月,7個試點碳交易市場已全部啟動。
3年多時間里,7個碳交易試點地區根據本地實際情況開展了完整試點,全國碳市場交易日趨活躍,規模逐步擴大。根據《北京碳市場年度報告2016》,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七省市試點碳市場累計成交量1.6億噸,累計成交額近25億元。
而每年6-7月,是碳交易試點的履約期,恰逢全國統一碳市場啟動前夕,相關進程更受關注。2017年過半,各碳交易試點再迎“大考”,各試點城市碳交易進展如何?
根據消息,截至7月7日,北京、天津、廣東等試點省市已100%完成履約;上海、深圳履約率均超過95%,并向未按時完成的企業下發最后“通牒”;而湖北、重慶兩地暫未公布其進展情況。
總體來看,上述試點城市表現平穩,但在履約進度上還存在不平衡。有專家表示,目前,試點碳市場的交易仍以履約交易為主,常常出現履約期臨近時期量價齊漲、履約期過后交易清淡的市場潮汐現象。交易方式原始、市場流動性嚴重不足、風險管理工具缺乏、價格信號尚未清晰一致等問題仍然存在,需在不斷探索中完善。
事實上,各個碳交易試點市場都有各自不同的特點,體現在行業覆蓋范圍、納入標準、核查規范、配額分配方法等方面。不同試點地區的探索都為建設全國性的碳市場提供了借鑒。
從試點市場選擇看,盡管試點省市數目有限,經濟發展水平和產業結構存在較大差異,但都較具代表性。從市場準入情況看,各試點省市均根據自身情況制定了市場準入規則,但均覆蓋了一些高能耗、高排放行業等。
通過上述城市多年試點情況,在建設全國統一的碳交易市場時可以總結出相應的經驗:配額分配需要考慮未來的不確定因素,并引入市場調控機制;排放主體的碳交易參與程度有待加強;緩解電力端排放的控制難題。
碳交易市場的建設是一項長期工作,需結合企業的日常生產加強管理、提早規劃,主動進行碳資產管理。隨著政策法規、市場交易體系的逐步建立和不斷完善,我國碳交易市場將由“試點先行”向“全面建設”方向邁進,全國統一的碳交易市場啟動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