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氣候司負責人李高今天在談及全國碳市場建設工作時透露,該項工作目前總體進展情況良好。他同時還提到,全國碳市場的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中國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要出臺完善的規章制度,要建設可靠的交易系統,還要開展扎實的能力建設等。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舉行新聞發布會,請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介紹《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7年度報告》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出席發布會的還有國家發展改革委氣候司負責人李高。
有記者問:中國是否會在今年年底按計劃在全國啟動碳交易市場,讓中國全國范圍內碳交易市場生效,大約需要多長時間?
李高表示,建立全國統一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中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一項重點任務,也是利用市場機制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一項重大舉措,國際國內都比較關注。同時,全國碳市場的建設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中國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要出臺完善的規章制度,要建設可靠的交易系統,還要開展扎實的能力建設等。而且,相關制度政策還需要經過實踐檢驗。碳市場建設需要較長時期的不斷完善。
李高透露,2011年以來,國家發改委在北京等七個省市組織開展了碳排放權交易試點。這個試點的工作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為建立全國統一的碳市場來探索和積累經驗。近年來,中國主要是從以下幾方面推進全國碳市場建設的有關工作。
一是持續推進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在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的省市納入交易的有多個行業,有近3000家重點排放單位,截至2017年9月累計配額成交量達到1.97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約45億元人民幣。試點范圍內碳排放總量和強度呈現了雙降趨勢,在推動參與企業和試點地區的低碳發展、有效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方面,試點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也培養了一批隊伍,提升了相關的能力。同時,我們在試點的過程中取得的良好經驗,發現的一些問題,對我們做好全國碳市場建設工作都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
二是積極研究國外碳市場的經驗,也吸取它的教訓。近幾年來,中國與歐盟等國家和地區,包括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的合作,中國也在跟蹤學習歐盟的國外碳市場的實踐,還有它的制度建設的經驗,同時對出現的問題、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也進行了深入研究,這些都作為研究的成果體現到立足國情、建立全國碳市場相關的政策設計當中。
三是持續推動、完善全國碳市場的相關制度設計。比如組織起草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市場監督管理辦法、企業碳排放報告管理辦法,包括《碳排放領域失信聯合懲戒備忘錄》等相關的配套措施、配套制度。目前,也在積極配合國務院法制辦開展《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立法的審查工作,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制度。另外在實踐中,根據各地方上報的企業歷史碳排放數據,研究部分行業的配額分配指南,到地方開展試算等工作,這都為我們完善制度、推進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四是開展碳市場相關的支撐系統建設。發改委組織建設碳排放數據報告系統,目前還在推動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和交易系統的建設工作。
五是深入開展碳市場相關能力建設。幾年來,中國通過開展歷史數據核查,開展碳市場相關能力建設,組織開展了對7000多家重點排放企業的歷史數據核查,累計開展了四萬余人次的碳交易的相關培訓。這些工作對碳市場的建設會起到非常重要的基礎性的作用。
李高表示,堅持將碳市場作為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政策工具的工作定位,在碳交易系統運行過程中避免過多投機、避免出現過多的金融衍生產品。在全國碳市場建設過程中堅持穩中求進的基本要求,按照市場導向、政府服務、協同推進、廣泛參與、統一標準、公平公開的原則,分階段穩步推進。發改委將在實踐當中不斷地總結碳市場建設的運行經驗,不斷地發展完善碳交易系統。
李高稱,經過前一段時間的努力,應該說全國碳市場建設的工作取得積極成果,目前總體的進展情況良好。發改委也有信心按照既定的工作目標、工作計劃,完成好碳市場建設的相關工作,切實發揮碳市場在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