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業界最為關注的儲能招投標市場上,也反映出新型儲能產業如今爆發式的擴張。據CESA儲能應用分會產業數據庫不完全統計,2024年1-12月,國內共完成了1189次儲能采招工作,其中EPC/PC(含設備)、儲能系統、電芯等采招落地規模達63.51GW/187.44GWh,因部分儲能項目存在多次采購情況(比如EPC和儲能系統先后采招),去除重復的項目后,對應的實際儲能系統需求為61.04GW/179.18GWh,同比增長72.42%,采購總金額達1572億元。
海外訂單方面,據CESA儲能應用分會產業數據庫不完全統計,2024年1-12月,中國儲能相關企業在海外市場已經拿下了超過146個訂單,總規模超過165.47GWh,其中儲能電池訂單規模最大,達81.11GWh,其次是儲能系統(含直流側系統)訂單數量最多,超過97單,規模達72.98GWh,PCS出海訂單10.87GW。
在此基礎上,儲能產業的高景氣度已經得到廣泛認可,但行業目前所遇到的一系列困難與挑戰也引發業界深刻反思。在風云變幻的儲能市場環境中,如何更好地生存發展是擺在所有中國儲能企業面前的課題。
2025年價格戰有望觸底反彈
回顧2024年,儲能是“電力設備與新能源”大類中增速最快的行業,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產能過剩問題凸顯、庫存積壓嚴重、價格“內卷”貫穿全年,出現了很多企業打價格戰、產品同質化等不良競爭現象。可以說,中國儲能行業邁入了一個挑戰重重的新階段。
據CESA儲能應用分會產業數據庫不完全統計,2024年全年源網側磷酸鐵鋰儲能EPC中標單價主要集中在0.6016 -2.828元/Wh區間內,加權均價1.175元/Wh。其中,1h鋰電儲能EPC中標單價范圍在1.1091-2.828元/Wh,加權均價1.621元/Wh。2h鋰電儲能EPC中標單價主要集中在0.6016-2.208元/Wh區間內,加權均價1.273元/Wh。4h鋰電儲能EPC中標單價范圍為0.6171-1.6468元/Wh,加權均價1.023元/Wh。
在儲能電芯價格方面,從2023年初的0.9元—1.0元/Wh下降至2024年底的0.3元/Wh,系統均價也降至0.5元—0.6元/Wh,價格直接腰斬,項目低價中標頻頻上演,部分成交價已臨近甚至擊穿成本線。
相較于風電、光伏行業,其實儲能成本構成更為透明,從電芯、PCS、EMS到系統集成,各家企業的成本控制策略大同小異,制造成本相當,儲能電池在系統成本結構中占比達60%,占據價格的主要部分。
在過去幾年,儲能電池非理性擴張,產能整體供大于求。而電池產線對連續生產要求很高,反復啟停,對產品良率、成本有直接影響。如果產品不能及時銷售,不僅性能會出現衰減,其倉儲成本和維護成本也很高。所以,很多電池企業寧可虧本銷售,也不希望暫停產線。另外,也不排除市場上會有一些劣質產品在低價流通。這從某種意義上解釋了為何儲能系統招標價格屢創新低。
目前,儲能供應端價格戰已經達到極致,行業去庫存壓力仍然存在,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銅箔、鋁箔等產業鏈環節價格均無下降空間,系統集成環節的PCS、BMS、EMS、熱管理、消防等環節成本下降空間有限,儲能價格戰有望在2025年觸底反彈,但何時出現價格反轉仍需關注產能出清速度、行業洗牌速度以及海外需求增量。但在此之前,業界應對低價中標可能帶來的設備運行安全問題保持高度警惕。
訂單向頭部企業集中,產業分化加速
如今,開發商也意識到了低價中標給自身帶來的風險,2024年年底,已有央企率先修改儲能招標規則,降低價格評標權重從45%調整至35%,引導“最低價中標”走向“中間價中標”,平衡價格和質量性能。
整體來看,加強把關、謹防低質產品進入儲能市場已成為必然趨勢。盡管市場中新玩家層出不窮,由于儲能系統肩負著電站安全運行與商業化運營的重任,隨著越來越多省份電力現貨市場進入正式運行或結算試運行,儲能系統性能的優良將直接影響電站的收益以及考核,業主在采購儲能系統時將會越來越重視供應商的歷史中標量、品牌影響力、長期服務能力、安全管控能力等,更多大額訂單會向頭部企業集中。
這就意味著產業分化。在2024年業績不足的腰部企業,2025年大概率難以進入大型項目的招采體系,導致獲取大型項目訂單的能力進一步削弱。眾多電池系、光伏系、電力系等不同稟賦的企業之間,只能基于本身的技術、市場稟賦,進一步進行市場角逐。
對于腰部企業來說,亟需在價值創新、技術路線創新、安全創新、成本優化等方面做出突破,綜合實力和市場接受度是決定其能否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關鍵因素。隨著行業洗牌加速,如何避免受到巨頭碾壓,是腰部企業2025年求生存謀發展的主基調,因此,揚長避短進入差異化縫隙市場,或許是避開巨頭們“碾壓”最佳求生方式。
而相對于國內市場的激烈競爭,海外儲能市場成熟、產品單價高,疊加部分地區政策補貼,利潤空間可觀,被業界認為是儲能企業穿越洗牌周期的有力支點。
海外儲能需求爆發!更多GWh訂單將在2025釋放
2024年,在國內儲能產業鏈整體價格持續下降的同時,海外需求端儲能裝機規模卻在持續快速增長。全球各國相繼宣布或實施了集中采購項目的招標活動,這一趨勢進一步拓展了儲能市場覆蓋范圍,并提升了全球儲能市場增長預測。
展望2025年,Rho Motion預計全球電池儲能市場將迎來強勁增長。在建的電網規模儲能項目將超400GWh,工業和商業(C&I)儲能市場也預計將出現強勁增長,中東、澳大利亞、中歐和東歐、加拿大以及智利等市場將成為值得關注的重點區域市場,也將會有更多的GWh訂單在2025年加速釋放。
從長遠來看,全球從2025年至2030年在建儲能項目已經超過1TWh,而在2021年,這一規模僅為1%左右。這表明全球儲能市場在未來幾年將繼續保持強勁增長態勢。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儲能企業憑借在技術領域的深厚積累和領先優勢,積極參與全球儲能市場競爭,搶抓新興市場機遇。這符合世界能源轉型的大趨勢,也奠定了2025年全球儲能需求加速釋放的的發展主基調。同時,產業升級的歷史邏輯也需要中國企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積累資本、加強創新,向價值鏈中高附加值環節上升,進一步推動中國企業積極進軍海外市場。
目前,儲能產品已經從早期的電池等零部件為主,到現在的全產業鏈產品陸續入場,目的地也從傳統歐美市場輻射向中東、澳洲、東南亞、北非等市場。尤其是中東市場,近半年來已經出現了多個10GWh級別訂單,成為儲能需求的一匹“黑馬”和除中美歐之外的全球第四大儲能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海外市場動輒面臨著10-20年質保、本土產能制造、短名單限制、GWh級訂單采購談判和項目保函等情況的制約,中國儲能企業需要在當地投資建廠,加大本土采購,幫助業主解決融資難題,并進一步向開發/EPC/運維環節延伸,通過技術授權合作或者技術轉讓等方式創新商業模式,提供租賃或者服務等來應對出海面臨的問題。
此外,因為技術進步和市場競爭的影響,近期國際市場儲能系統價格已有明顯下降,國際市場高毛利時代有可能難以長期持續,中國儲能企業應把毛利維持在合理水平,以應對未來不確定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