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IEA)在其最新報告中預測,到2030年,電動汽車的數量將從310萬增加到1.25億。僅在2017年,道路上就有54%的電工記錄在案。
MAE強調,在幾年內影響電動汽車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將是各州的政府政策。與居民人數相關的電工人數最多的將是日本 - 這個國家現在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排名第11位。
該機構在使用經濟模型后的預測中預測,到2030年,即使出現2.2億輛電動汽車,前提是國際環境將采取更積極的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和減少污染物排放。然而,問題是,正如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所報告的那樣,必要的充電基礎設施發展太慢。根據他的數據,目前歐盟已安裝了100,000個電動汽車充電點。在2025年,我們應該有200萬個充電點。在接下來的7年中,充電基礎設施應至少發展20次,但國家行動太慢。
電池成本正在穩步下降,但正如MAE所指出的那樣,政府政策仍然是增加電動汽車對駕駛員的吸引力,刺激投資和幫助汽車制造商實現國家和全球利益的關鍵。
目前中國和歐洲是電動汽車行業最大的市場。在中國,貸款和補貼將允許電動汽車的發展,獲得汽車市場20%的份額。2017年,新電動汽車的銷售增長了72%,即58萬輛,這轉化為中國使用的超過100萬輛汽車。該國還推動電動公交車和兩輪車的發展。就歐洲而言,除政府戰略外,收緊歐洲的排放標準和高燃油稅也很重要,這將有助于將電工的比例提高到23%。
國際能源署表示,中國,法國和荷蘭的電動汽車方向最為強勁。同時,日本,瑞典和英國擁有最多的混合動力汽車。
在涉及電工參與運輸方面,挪威仍然是領導者。2017年,電動汽車占挪威新車銷量的39%,而該國6.4%的汽車由電力驅動。這使挪威成為這兩個類別的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