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資金支持和持續的技術進步被認為是(推動)可再生能源市場(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此外,日益提高的碳排放管理意識也將為預測期內的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場帶來豐厚的增長前景。
2016年可再生能源領域總投資的37%以上用于全球的太陽能和風電項目。據全球風能理事會(Global Wind Energy Council,簡稱GWEC)估計,到2020年,全球風電總裝機容量可能會從2016年的497GW增加到792GW,平均每年增加72GW。據GWEC稱,到2030年,風能可以供應全球總電力的20%以上,預計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場的裝機容量為2110GW。
風電行業趨勢良好
履帶式起重機的下游主要包括風電、核電及化工建設,這些領域均處于國家長期發展戰略的核心地位,特別是新能源建設。風電吊裝作為履帶吊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備受履帶吊老板們的青睞。相信每一個從事履帶吊行業的行家們都知道風電工程。近年來我國風電飛速發展,成為國內繼火電、水電之后的第三大電源。
海上風電發展潛力巨大,相比陸上風電優勢顯著。海上風電的巨大潛力除了因為我國優渥的風電資源稟賦,年發電利用小時數可達到3000小時,還由于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達,距離電力負荷中心近,電網容量大,接入條件好,而且不占用土地,適合大規模建設近海風電場。在我國三北地區棄風限電背景下,海上風能資源開發利用將成為重要選擇。
1.風電工程分布
據國際能源網不完全統計,2019年1-2月份風電核準項目共計20個,分布在江蘇、河南、安徽、重慶、湖北、福建、寧夏、陜西、山西、內蒙古;1-2月份公開發布的風電中標項目共122個;并網發電項目共計13個,主要分布在山西、內蒙古、河北、青海、新疆、河南、江蘇、廣西、遼寧等9個省市。風電項目諸多吊裝工程多而廣,區域分布相對集中化,有利于履帶吊車主們長期做工程,減少轉場費用。
2.風電新政策
2017年5月,國家能源局公布了《關于開展風電平價上網示范工作的通知》,對風電平價上網試點探索提出了三個方向:不給予補貼;鼓勵有條件,有能力的企業開展平價上網示范;試點項目即可是新開發項目,也可是已完工項目。
此通知雖然說明風電行業“去補貼化”,可是在另一角度也說明國家在準備整合風電資源,進行規范化發展。這同樣也是風電吊裝行業發展的新機遇。
3.風電發展趨勢
近期中廣核、三峽集團、國電投、華能、國瑞等先后發布近20個風電項目招標公告,而年初總投資425億元的全球規模最大單一陸上風電基地“烏蘭察布風電基地一期”獲得核準,結合補貼退坡節點的臨近,預計2019年風電有望迎來“搶裝”,風電設備需求或繼續放量。此前受風電上網電價調整政策、限電改善等綜合因素影響,2018年風機設備市場招標量創歷史新高,且從2018年9月以來招標價企穩回升,目前招標價相比去年低點已回升10%以上,企業盈利有望迎來拐點,也為風電吊裝開辟了新的市場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