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曾經位列全球第九大風機制造商的盧森堡公司Senvion宣布,已經與全球第二大風電廠商西門子歌美颯簽訂了一份“獨家但暫無法律效力”的協議。
根據協議,西門子歌美颯將收購Senvion盈利能力相對最佳的風機服務業務和陸上風機業務。具體的收購細節將在9月底之前全部敲定。
今年4月9日,現金流已經枯竭的Senvion向運營總部所在的德國漢堡法院遞交了破產申請。根據德國法律,Senvion的破產清算程序已于7月1日正式開啟。
在不來梅、漢堡等多個德國聯邦州政府的背書下,Senvion獲得了為期兩個月的貸款還款寬限期。其目的除了避免出現大規模裁員潮外,還旨在讓Senvion獲取足夠時間為自己找到合適的買家。
在Senvion和其委托的羅斯柴爾德銀行看來,Senvion算得上優良資產:其擁有涵蓋功率從2 MW-6 MW的完善產品線,以及堆積如山的訂單簿。在業內部分人士看來,Senvion走到破產末路,僅是因為過于關注歐洲本土市場而導致了海外市場失利。
Senvion宣布破產僅一個多月后,市場先后傳出西門子歌美颯和日本東芝即將整體收購Senvion的消息。
對于西門子歌美颯而言,收購Senvion將成為其超越丹麥維斯塔斯問鼎全球第一風電企業的關鍵之舉。2007-2015年,Senvion曾隸屬于印度風機制造商蘇司蘭(Suzlon),其在印度的渠道優勢也是西門子歌美颯所看重的。
自2003年起,日本東芝集團旗下的東芝能源系統公司(Toshiba ESS)就和Senvion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過去十幾年以來,兩家企業共同在日本本土和沿海建設了17個風電場項目。
除了東芝和西門子歌美颯,市場消息稱,Senvion也引起了美國私募基金公司黑石(Blackstone)的興趣。
事實證明,一切只是雷聲大雨點小。
直到8月28日,Senvion仍未與任何一名潛在的買家達成一致,最終只能宣布放棄整體出售計劃,將公司肢解后再進行出售。
因為已等不起。今年上半年,Senvion的新增裝機容量創下公司歷史新高,但已發不出8月的員工工資。
“今天的這份協議標志著,我們即將為公司最重要的業務和部分員工找到了安全港。在艱難的環境下,這是個好消息。”Senvion董事會主席蘭諾(Yves Rannou)或許感到了如釋重負。
但西門子歌美颯僅解決了Senvion在德國的500名員工就業問題,其在德國共有1800名員工。Senvion海上風電等其他業務將何去何從,目前仍不得而知。
根據德國工會組織IG Metall的估算,Senvion三分之二的員工最終或只能去領取失業救濟。
Senvion并不是近年來第一個倒下的風機制造商。過去數年來,全球風機制造商的名單一直在變短。
自從歐債危機大規模爆發后,歐洲各國政府對于風電項目的補貼均出現大規模萎縮。特別在歐洲風電第一強國、世界風電第三大國的德國,于2016年開始執行的《新能源法案》(EEG),將原先一刀切的統一電價補貼政策改為了競價補貼模式。
在慘烈的價格戰中,歐洲風機制造商開啟了抱團取暖、兼并融合之路。2015年,通用電氣的風電業務與法國阿爾斯通風電業務合并;2016年,德國風機制造商Nordex吃下西班牙的Acciona;2017年,西門子風電業務和西班牙歌美颯進行了大合并;在經歷了2018年短短一年的平靜期后,今年年初,又傳出了印度風機制造商蘇司蘭和丹麥維斯塔斯即將聯姻的“緋聞”。
步入2019年,德國風電市場更是加速俯沖。上半年,全德范圍內的新增裝機容量僅為287MW,比去年同期下跌82%。
Senvion并不會是風機制造商死亡名單的最后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