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舉行的英國第三次差價合約(CfD)競拍中,挪威石油與南方蘇格蘭電力(Equinor-SSE)聯合開發的Dogger Bank 三座各1200MW海上風電,總計3600MW,奪取了最大中標份額。而參與競標的歐洲第一大風電開發商Iberdrola卻空手而歸。不過,這家西班牙公用事業公司最近打算在其英國的海上風電項目上“搞個大動作”,將位于東英格蘭(East Anglia)總容量3.1GW的項目合并開發建設,形成規模化效應,降低開發總成。
Iberdrola 全球海上風電主席
預計總投資達65億英鎊的East Anglia Hub(EAH)海上風電集群由位于北海南部在開發的EA1 North、EA2、EA3以及在運的EA1海上風場合并而成。Iberdrola認為,規模效應在海上風電開發中非常重要,它們在獲取資源時就開始考慮如何利用這一點來降低造價。
目前,除了提到的EAH,Iberdrola在英格蘭西北部海岸以外正在運營West of Duddon Sands 389MW風場;正在波羅的海開發已投產的350MW Wikinger風場、待建的476MW Baltic Eagle 風場以及10MW的Wikinger Sud風場。
Iberdrola將幾個風場合并形成“超大規模風場集群”,不僅可以帶動其它風場開發建設速度,還可以統籌運維策略,在降低成本的同時真正推動工業化發展。
海上風場規模化對于英國實現2050年“凈零排放目標”、完成7500萬千瓦裝機任務以及實現歐洲脫碳目標至關重要。歐洲風能協會最近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到本世紀中葉,海上風電裝機容量達到4.5億千瓦,可幫助歐洲實現碳中和目標,并滿足歐洲大陸30%的電力需求。但要想實現這一宏偉目標,每年裝機容量需要從現在的3GW在2030年以后提高到20GW以上,并且資本支出將從2020年的60億歐元增加到2030年的每年450億歐元,這樣才能和化石燃料競爭,平準化能源成本(LCOE)低于50歐元/ MWh(0.4元人民幣/kWh)。
如此大規模的海上風場可以使各國政府放心——海上風電勢必會成為現代智能電力系統的基礎。隨著未來海上風電技術進步,社會經濟發展將從低成本發電成本中受益。為此,從現在開始,各國政府就要制定高效的海上風電行政審批手續制度,并規劃好超大規模風場的電力接入系統。
規模化開發風場帶來的不僅是開發成本降低、共享外送線路,它還有助于上下游產業鏈能獲得長期采購訂單,提振整個行業。Iberdrola目前已開始設計及采購準備工作,積極和產業鏈廠商溝通,并在明年確定幾筆大的采購合同。
一旦確定合同后,設備廠家在交貨期之前都可以通過技術革新,帶來成本下降和效率提高。比如風機,屆時安裝的設備肯定比目前市面上供應的設備容量更大、更先進,并能滿足無補貼市場的需求。所以就要求廠家具有超前意識,提前做好準備,能應對電價不斷下調帶來的嚴峻事實。
項目計劃在2022年動工建設,2026年并網,屆時投產的風機單機容量肯定比目前的風機都要大,至少是14MW,甚至更大。明年一旦確定主機廠家后,其機型的容量還會不斷增加。比如Baltic Eagle風場訂購的MHI Vestas風機就已從2018年計劃使用的8MW臨時增加到目前的9.5MW。
EAH項目水深40-45米,將采用大直徑單樁基礎,但具體還需根據風機容量和地勘情況決定。EA3和目前投產的EA1共用高壓直流換流站,而EA1 North 和EA2則共享交流輸電系統將電力送回大陸。
一旦EAH并網,將向英國提供全國3%到4%的電力,但它對于英國工業能源轉型的價值遠遠大于其提供的電力。
隨著海上風電整個行業大幅增長,蛋糕越做越大,整個產業上下游分得的“蛋糕”總量也在增大,隨之帶來的投資和就業也在增長。海上風電不屬于低端制造業,它的后期運營維護也具有很高的技術含量,通過與“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制造”相結合,可以帶來數以萬計的高技能和高新就業機會。
"數字化"是海上風電降低成本下一步需要重點研究的領域。Iberdrola作為全球最大的風機運營商之一,具有龐大的風機數據庫。因此,EAH將海上風力發電數據與運營及降本相結合,讓風場朝著數字化概念方向發展。未來,風場維護將基于狀態的方式進行而非基于時間的方式。
EAH等超大規模項目的出現將證明海上風電在未來能源版圖中占據舉足輕重的位置。正如國際能源署發布的海上風電專題報告所描述的那樣:海上風電可為地球提供足夠的電力,在實現“能源轉型”的同時,也幫助全球從以化石燃料為基礎的經濟轉向清潔能源為基礎的經濟,為全球清潔能源“工業轉型”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