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能源署最新一期的“全球電動汽車展望”,2017年全球道路上的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數量超過了300萬輛,與2016年相比增長了54%。
中國仍然是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去年占據了一半的銷售量。2017年中國銷售的電動汽車約有580,000輛,比上年增長72%。美國排名第二,2017年銷量約為280,000輛,高于2016年的160,000輛。
北歐國家仍占有市場份額的領先地位。電動汽車占挪威新車銷售的39%,使其成為電動汽車(EV)市場份額的全球領導者。在冰島,新的電動汽車銷量占總數的12%,而瑞典的份額則達到6%。德國和日本也出現強勁增長,兩國的銷售額比2016年的水平翻了一倍多。
電動汽車不僅限于汽車。2017年,電動公交車從2016年的34.5萬輛增加到37萬輛,電動兩輪車達到2.5億輛。這些運輸方式的電氣化幾乎完全由中國驅動,中國在歐洲和印度的注冊量也在增長,其中電動巴士和雙輪車的庫存量均超過99%。
收費基礎設施也在跟上。2017年,全球家庭和工作場所的私人充電器數量估計達到近300萬臺。此外,2017年全球約有43萬個公共使用充電器,其中四分之一是快速充電器??焖俪潆娖髟谌丝诿芗某鞘杏绕渲匾?,并通過實現長途旅行,為提高電動汽車的吸引力發揮重要作用。
電動汽車的增長主要受政府政策推動,包括公共采購計劃,減少電動汽車購買成本的財務激勵措施,收緊燃油經濟性標準和排放當地污染物的法規,低排放和零排放汽車的使命以及各種當地措施,例如根據污染物排放表現限制車輛的流通。
電動汽車的迅速普及也得益于近年來取得的進步,以提高性能并降低鋰離子電池的成本。但是,進一步降低電池成本并提高性能對于提高電動汽車的吸引力至關重要。據報道,這些都可以通過改進化學品,增加生產規模和電池尺寸來實現。隨著向鋰離子以外的技術過渡,可能會有進一步的改進。
由于鎳氫,鋰和鈷等鋰離子電池組成的核心元件存在供應問題,電池化學的創新也將需要保持增長。全球鈷產量的近60%目前集中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因此鈷的供應尤其面臨風險。
此外,精煉和加工原料鈷的能力高度集中,中國控制了90%的精煉能力。即使考慮到電池化學領域的持續發展,預計到2030年,電動汽車的鈷需求量將比目前的水平高10至25倍。
報告指出,確保在滿足社會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同時提高電動汽車的吸收率,需要采納和實施最低勞工和環境標準。電池的環境可持續性還需要改善報廢和材料回收過程。
展望未來,支持性政策和降低成本可能會導致電動汽車市場持續大幅增長。在國際能源署的新政策情景中,考慮到當前和計劃的政策,預計到2030年電動汽車的數量將達到1.25億個。如果政策目標進一步達到氣候目標和其他可持續發展目標,如EV30 @ 30情景中,到2030年,道路上的電動汽車數量可能高達2.2億。
國際能源署最新的跟蹤清潔能源進展報告顯示,電動汽車是38種中符合長期可持續發展目標的4種技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