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1年10月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0.02億千瓦,突破10億千瓦大關,比2015年底實現翻番,占全國發電總裝機容量的比重達到43.5%,比2015年底提高10.2個百分點。其中,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和生物質發電裝機分別達到3.85億千瓦、2.99億千瓦、2.82億千瓦和3534萬千瓦,均持續保持世界第一。
11月20日,國能(連江)港電有限公司1號機組汽輪機首次沖轉一次成功,順利達到額定轉速3000轉并成功定速,各系統設備運行平穩,各項指標參數正常。
連日來,受寒潮、大風和降雪天氣影響,內蒙古局部地區降溫20攝氏度以上。國家能源集團內蒙古公司迅速行動,積極應對,做好抗風雪、保供應各項工作,截至11月11日零時,月累計發電8.74億千瓦時,較去年同期增加8.98%;供熱量達118.9萬吉焦,同比增加26.28%,有效發揮了能源供應“壓艙石”和“穩定器”的作用。
11月18日,國家能源局發布1-10月份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截至10月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約23.0億千瓦,同比增長9.0%。其中,風電裝機容量約3.0億千瓦,同比增長30.4%;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2.8億千瓦,同比增長23.7%。
面對今冬明春保供以及多地疫情反彈的復雜形勢,各能源央企肩負能源保供“主力軍”使命,紛紛采取行動,“火力全開”,不斷發揮“頂梁柱”“頂得住”作用,努力交出讓人民滿意的“溫暖答卷”。
位于湖南省長沙市東北部的長沙1000千伏變電站,高聳的鐵塔、赭色的絕緣套管、巨大的1000千伏變壓器……調試、二次接線,現場數百名工人搶抓時間施工。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我國向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也是能源企業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業布局、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必然選擇和重要引領。
11月16日,財政部中央預算公共平臺發布《關于提前下達2022年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地方資金預算的通知》。《通知》涉及的補貼資金共38.7億元,其中風電15.5億元、光伏22.8億元、生物質能發電3824萬元。
前不久,國內煤炭、電力供需持續偏緊,部分地區出現“限電限產”現象。為緩解煤電供需緊張局勢,10月12日,國家發改委下發《關于進一步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的通知》,電價改革邁出一大步。
每年利用業余時間統計全國燃煤火電、水電、核電及燃機在役機組數據,往年情況如下: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參與制定的團體標準《氣流床煤氣化渣利用和處置有害成分判定技術導則》(T/CACE 033-2021)由中國循環經濟協會正式發布實施。該標準規定了氣流床煤氣化渣利用和處置有害成分判定、標記方法及檢驗規則;適用于氣流床煤氣化渣的利用和處置,包括產品利用、建設用地利用、農田地利用、充填或回填利用、填埋處置及其他利用和處置。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16日指出,隨著全國煤炭產量和市場供應量持續增加,電廠供煤、存煤和港口煤炭場存水平還將進一步提升,今冬明春煤炭安全穩定供應能夠得到可靠保障。
中央企業是中國能源供應的主力軍,承擔起90%以上的油氣供應、60%以上的電力供應、25%以上的煤炭供應。讓煤炭增產增供、油氣增儲上產、電力多發滿發……連日來,這支能源“國家隊”奮戰在保供一線,守護萬家燈火,保障人民群眾溫暖過冬。
今年以來,電力供需一直處于緊平衡狀態,特別是9、10月份,受煤炭供給偏緊、煤價大幅上漲影響,全國多地出現有序用電現象,部分省市拉閘限電。10月下旬以來,隨著煤炭優質產能釋放和供應量的增加,全國火電機組因缺煤停機現象動態清零。與此同時,風光核等清潔能源也“火”力全開保障供應,全網有序用電規模接近清零。
國新辦1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1年10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會上,有記者問:10月份PPI與CPI剪刀差已達12個百分點,創歷史新高。請問,這一歷史新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有觀點預計,目前的差值可能已經趨于見頂,對此國家統計局如何看待?
中國火電 - 中國火電站(廠)新聞資訊與改造動態,中國火電,燃煤電站,中國煤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