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選擇一種方式丈量地球,那鐵路里程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之一。工業革命以來,火車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然而時至今日,不是每一個國度都有列車帶來的繁榮和昌盛,我們的世界也遠未實現彼此相連。
而中國正在努力讓世界聯通。從蒙內鐵路到中巴鐵路,從雅萬高鐵到兩洋鐵路,中國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從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把鐵路鋪向世界。中國鐵路擁有世界領先的技術、過硬的質量,中國鐵路不僅為世界鐵路確立了新的“中國標準”,更隨著其加速拓展的鐵路網絡,逐步打破地區封閉,把世界聯成一個更緊密的整體。
帶來改變的鐵路長度
“這才是我們追尋的肯尼亞,孩子們將繼承這樣的國家,然后再傳承給下一代。”
這是5月31日,肯尼亞總統肯雅塔連發的11條推特之一。在這條推特下方,他配了一張嶄新的紅色列車即將出發的照片。
當地時間,11時10分,中國企業承建的肯尼亞蒙巴薩——內羅畢標軌鐵路(蒙內鐵路)首班列車發車。蒙內鐵路正式通車了。蒙內鐵路是一條完全采用中國標準、中國技術、中國裝備建造的現代化鐵路。是肯尼亞百年來建設的首條鐵路。關于這條中國為肯尼亞量身定制的鐵路,肯雅塔這樣評價:“今天我們為新的工業化篇章,打下了基礎。”
肯尼亞從蒙內鐵路的通車看到了未來的希望,不過對東非而言,改變才剛剛開始。事實上,蒙內鐵路是東非鐵路網的開端工程。根據遠期規劃,東非鐵路網將連接肯尼亞、坦桑尼亞、烏干達、盧旺達、布隆迪和南蘇丹等東非6國,規劃全長2700公里,建成后將成為東非的一條“鐵路大動脈”。對非洲而言,新的改變已經開始,新的發展機遇也即將到來。
不只是東非鐵路網,非洲第一條也是最長的電氣化鐵路——埃塞俄比亞至吉布提鐵路已經開始運行;在歐洲,塞匈鐵路項目已經啟動建設,隨之而來的中歐陸海快線也呼之欲出;在中東,土耳其安卡拉至伊斯坦布爾高鐵已經建成;在美洲,穿越巴西,從秘魯的港口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兩洋鐵路已經開始了可行性研究;在亞洲,中老鐵路、亞吉鐵路等項目在加速推進……中國制造的鐵路正在跨越高山和大洋,向世界繼續延伸它的長度。
物美價廉的中國高鐵
2014年7月,世界銀行發布了《中國高鐵分析報告》。有趣的是,它在分析中國高鐵和其他國家高鐵的建設成本和票價之后得出了一個結論:中國高鐵物美價廉。
世界銀行在這份報告中指出,中國的高鐵建筑施工企業建設成本大約為其他國家的2/3,而票價僅為其他國家的1/4到1/5。具體而言,中國高鐵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為:時速350公里的項目為1.29億元人民幣/公里;時速250公里的項目為0.87億元人民幣/公里。世界銀行分析稱,除了勞動力成本較低外,規模效應也是中國高鐵如此廉價的重要原因。
除了物美價廉,中國高鐵令世界矚目的地方,更在于其過硬的技術能力。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擁有全面自主知識產權”。李克強總理曾表示:“中國高鐵技術先進,安全可靠,成本具有競爭優勢。”中國高鐵的版圖已經擴展到了亞、歐、非、美等五大洲數十個國家,能夠與日本等老牌鐵路強國進行競爭。
目前,中國聞名海外的大高鐵項目,主要有2015年4月開始可行性研究的中巴鐵路、土耳其全長158公里的安伊高鐵2期、全長450.25公里連通圣城麥加和麥地那的沙特麥麥高鐵、全長350公里最高時速200公里的匈塞鐵路、全長約770公里列車運行速度達每小時400公里的莫斯科—喀山高鐵、全長約150公里的印尼雅萬高鐵等。
貫通世界的鐵路夢想
中國國內的鐵路里程到底有多長?
根據交通部2016年發布的《中國交通運輸發展》白皮書中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鐵路營業總里程達12.1萬公里,居世界第二,高速鐵路里程達1.9萬公里,居世界第一。
貫通中國只是第一步,下一步,中國要通過鐵路,聯通世界。
從中國西南的昆明出發,一條舉世矚目的鐵路正在規劃和建設中。它經越南、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最后抵達新加坡,這條縱貫東南亞的大通道就是“泛亞鐵路”。這條總投資預計超過20億美元的鐵路目前正在分批建設中。
在西北方向,新亞歐大陸橋已日漸成型。這條鐵路線的起點是中國新疆的烏魯木齊,經由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最終到達伊朗。進入伊朗境內后,又分為南、西兩條線,南線直達波斯灣,西線通往土耳其和歐洲,終點是德國。鐵路全長2300公里,中歐班列在其上奔馳。
在東北方向,全長1300多公里的中蒙國際鐵路大通道——一個新的大陸橋的建設已經提上日程。
日益延伸的鐵路正在構成一個龐大的鐵路網,越來越密集的線路交織在越來越多的國家的版圖上,這個進程還在加速。把世界連接成為一個緊密的整體,為文明之間的溝通交流進一步縮短距離,中國正在努力讓這個夢想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