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姜洋在中投論壇2017暨“一帶一路”與跨境投資CEO峰會上發表演講時表示,證監會正在并將繼續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方向,不斷深化改革開放,完善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大力推進依法監管、全面監管、從嚴監管,努力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企業開展包括技術在內的全方位合作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
姜洋指出,“一帶一路”源自中國,屬于世界。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這一重大倡議以來,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支持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國政府、企業和各類機構積極投身其中。中國證監會以及資本市場各個方面更是自覺服務于“一帶一路”建設的大局,做了一些具體事情。
一是加快了同有關國家和地區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在滬港通的基礎上,順利開通了深港通。積極支持交易所走出去,競購了巴基斯坦交易所部分股權,中國三家交易所與德交所集團在法蘭克福合資成立了中歐國際交易所。
二是擴大了機構雙向開放。推進“一帶一路”建設4年來,中國有2家證券公司在沿線國家設立了子公司,沿線國家有32家機構在中國取得了QFII資格,有32家機構取得了RQFII資格。
三是加大了對上市公司境內外融資的支持力度。目前,境內企業直接境外上市247家,籌資總額達3180億美元。啟動了熊貓公司債試點,有15家境外企業累計發行48單,融資859億元。特別是滬深兩市已有963家上市公司參與“一帶一路”的重點項目建設,在開拓國際市場的同時實現了自身的更好發展。
四是加強了跨境監管合作。中國證監會已與60個國家或地區的證券期貨監管機構簽署了65份雙邊備忘錄,并加入了國際證監會組織(IOSCO)執法合作的多邊備忘錄(MMOU)。
姜洋表示,中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是全方位的,技術對接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從這個意義講,“一帶一路”也是創新之路。中國的上市公司在技術對接與創新合作中扮演著重要角色。2013年至2016年,中國的上市公司完成跨境并購349單,涉及交易金額3861億元,其中很多跨境并購成為上市公司引進先進技術、加快產業升級的助推器。2016年,中國戰略新興產業中的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9萬億元,增長17.9%,實現凈利潤2795億元,增長29.0%。這么快的速度顯示出技術與資本相嫁接的爆發力。
當然,中國資本市場在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特別是跨境投資、技術合作方面,還有許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也有很大潛力可挖。證監會正在并將繼續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方向,不斷深化改革開放,完善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大力推進依法監管、全面監管、從嚴監管,努力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企業開展包括技術在內的全方位合作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
第一,繼續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融資是資本市場的基礎功能,也是企業走出去亟需獲得的支持。證監會將加快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強化主板、中小板、創業板融資功能,深化新三板改革,規范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支持各種類型的企業擴大股權融資。
在銀行間債券市場和交易所債券市場,不斷豐富債券品種,近期又積極推出和完善雙創債、綠色債等債券品種,發展可交換債、可續期債等股債結合融資方式,為企業提供多樣化的直接融資服務。今年3月,俄羅斯鋁業聯合公司在上交所成功完成首期人民幣債券發行,發行期限2+1年,發行金額10億元人民幣。下一步,證監會將鼓勵符合條件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企業發行熊貓債。期貨期權市場的定價基準與套期保值功能隨著產品的增加也發揮積極作用,如“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有色金屬、橡膠、棕櫚油、鐵礦石、原油等大量出口中國的產品,都已有或將要有相對應的期貨、期權品種。
第二,繼續深化并購重組的市場化改革。并購重組是資本市場支持企業開展跨境投資、技術對接的重要方式。2014年以來,證監會在并購重組市場化改革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取消簡化并購重組行政審批,目前90%的上市公司并購重組項目已經無需證監會審批。二是完善并購重組市場化機制,包括改革定價機制,豐富要約收購履約保證方式,增加并購重組支付工具,等等。三是完善并購重組監管,加強投資者保護。這些措施取得了顯著成效,并購重組已成為資本市場最具效率和活力的一環,交易規模持續攀升,市場透明度不斷提高。以發行股份購買資產類并購重組項目的審核為例,已經實現審核標準、反饋意見、審核進度等全流程公開。
去年9月,中國證監會修訂發布了《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這個新規旨在治理并購重組中的亂象,抑制各種形式的盲目跨界重組,引導上市公司專注主業,防止資金“脫實向虛”。下一步,證監會將堅決把新規落實到位,加大對虛假披露、內幕交易等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維護市場秩序,凈化市場環境。
第三,穩步擴大資本市場雙向開放。證監會將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與“一帶一路”沿線有關國家擴大交易所的互利務實合作。進一步完善QFII、RQFII制度,逐步放寬市場準入,擴大投資范圍,鼓勵從事長期投資的機構投資者參與中國市場發展。以原油、鐵礦石為突破口,逐步引入境外投資者參與國內特定品種期貨交易。進一步改革境內企業境外上市制度,加強跨境監管協作,便利符合條件的企業赴境外發行上市。繼續鼓勵境外投資者和服務提供商到中國投資、開展業務,逐步放寬經營機構的外資準入限制。支持符合條件的境內機構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布局網點,完善全球服務網絡,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