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運用市場機制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有效手段,也是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重點任務的重要抓手。為確保2017年我市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工作順利進行,根據國家發改委辦公廳及省發改委有關文件精神,市發改委近期完成了被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我市18家企業2013-2015年度碳排放報告的核查工作。
全國碳市場納入電力、鋼鐵等去產能、去庫存任務重的高耗能、高排放產業,目的就是通過碳市場,以控制碳排放為約束手段,加快產業結構調整,降低全社會減排成本,形成強有力的倒逼機制。被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我市18家企業,涉及發電、化工、水泥三個行業,市發改委于2016年9月至2017年4月組織企業完成了2013-2015年度歷史碳排放數據的報告工作。核查期間,市發改委工作人員帶領核查機構工作人員深入企業生產流水線對溫室氣體排放源、各種相關臺賬、記錄、發票等進行交叉驗證核查,并收集現場核查文件資料。現場核查后,經過整理資料、分析數據、確定算法,最終圓滿完成了18家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查任務和報告編制工作。
為提高重點企業碳排放數據的準確性,保障企業權益,5月3日至5日,按照省發改委統一部署,市發改委工作人員帶領復查機構對我市3家企業碳排放結果進行現場復查。目前現場復查工作已順利完成,復查結果顯示我市三家復查企業的碳排放量與核查結論基本一致。核查結果顯示我市18家控排企業年排放二氧化碳總量在4000萬噸左右。通過此次核查工作,不僅進一步摸清了企業的“碳家底”,同時為18家控排企業進行了碳交易、配額發放、碳履約等一系列方針政策的講解,為參加碳交易和碳金融市場做好了充分準備,這也是我市利用市場機制推動企業節能減排降碳和促進低碳轉型升級的一項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