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中央確定的2020年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了我國“十二五”時期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并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十二五”規劃《綱要》。
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蘇偉接受《中國投資》專訪時表示,國家發改委正在積極研究制定相關落實政策。他表示,相關政策有兩方面內容,一方面,推動實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責任制,將“十二五”確定的碳強度下降約束性指標分解落實到地方,測算制定年度碳強度計劃指標,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指標體系。另一方面,研究運用市場機制實現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的途徑,探索有效的經濟激勵政策。
目前,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市場機制之一——清潔發展機制(CDM)在中國發展迅速,截至2010年底,我國政府已批準了2847個CDM項目,其中已經有1186個項目在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執行理事會成功注冊,占全世界注冊項目總數的42.7%,已注冊項目預計經核證的減排量(CER)年簽發量約2.7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占全世界總量的62.4%。
為進一步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蘇偉表示,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方面正在研究制定支持低碳技術推廣應用的配套政策,研究制定低碳產品認證制度和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活動管理辦法。
分解指標,建立長效機制
加快推動形成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長效機制,特別要發揮市場機制對資源配置的基礎作用
《中國投資》:國家發改委將采取何種措施分解落實“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
蘇偉:“十二五”規劃《綱要》確定了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溫室氣體排放下降的約束性指標。為確保這一目標實現,國家發改委制定了將目標分解落實到省(區、市)的方案,并征求了各地區的意見。國家發改委將在考慮各地區意見的基礎上,于全國人代會后正式下達。
與此同時,國家發改委還起草了《碳強度下降指標考核評估辦法》,并將征求各部門各地方意見。各地應根據國家分解方案的要求,采取經濟、法律、科技等各種手段,推動“十二五”碳強度下降目標的實現。此外,各地還可根據實際情況,在重點行業選擇一批規模較大、排放較高的企業,以國際國內先進水平為標準,制定企業單位產值碳排放下降目標。
《中國投資》:在鼓勵綠色低碳發展的長效機制方面,國家發改委有何進一步的政策措施?
蘇偉: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今后國家發改委將加快推動形成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長效機制,特別要發揮市場機制對資源配置的基礎作用,探索建立利用市場機制應對氣候變化的有效途徑,使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從單純靠行政手段逐漸向更多地依靠市場力量轉化。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快研究制定有利于綠色低碳發展的財稅、金融、價格政策。按照十七屆五中全會的要求,加強符合中國國情的碳排放交易機制研究,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盡快出臺《自愿碳排放市場管理暫行辦法》,規范我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活動,保證自愿減排市場的公開、公正和透明,提高企業參與減緩氣候變化行動的積極性。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地區通過設置總量控制目標,開展碳排放交易試點,為建立全國交易市場積累經驗。開展重點行業典型產品及重點減排項目低碳認證制度的研究。建立多元化的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機制,積極引導外資投向低碳技術研發和低碳產業發展領域。
推進低碳試點工作
要把分解落實碳強度下降指標作為試點工作的首要任務來抓
《中國投資》:去年國家發改委確定了5省8市率先開展低碳試點,您能否介紹一下最新進展?
蘇偉:低碳試點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全國碳強度下降目標的關鍵舉措,也是探索綠色低碳發展經驗的有效途徑。去年國家發改委確定了5省8市率先開展低碳試點,今后還要選擇具有典型性的地方和園區擴大試點。
主要的工作有幾項,一是組織落實低碳試點工作實施方案。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經多次修改,已基本成熟,在根據專家評審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后,國家發改委將盡快按照程序批復。二是落實好碳強度下降指標。我們要把分解落實碳強度下降指標作為試點工作的首要任務來抓。組織安排碳強度指標在省、市內的地區、行業和企業分解,并因地制宜制定碳強度指標考核評價體系和實施辦法。有條件的省市可選擇部分地區或行業試行碳排放總量控制,探索總量控制下實現低碳發展的路徑和經驗。國家發改委將針對試點省市碳強度下降指標完成情況試行年度考核。三是加強對重大問題的專題研究,制定配套支持政策,推動試點地區成為綠色低碳發展的先行示范區,形成發展改革部門牽頭、各部門齊抓共管的有效機制。四是做好經驗交流和培訓工作。及時總結試點地區的成熟做法和有益經驗,廣泛開展試點地區之間以及試點地區與其他地區之間的經驗交流活動,加強對相關人員的知識和技能培訓,促進試點工作扎實開展。
積極適應氣候變化
《中國投資》: 在適應氣候變化方面,國家發改委將有哪些舉措?
蘇偉:適應氣候變化是“十二五”規劃確定的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重要內容,關系到我國糧食安全、水資源安全、生態安全,有利于提高我國防災減災能力,對于減輕氣候變化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的不利影響具有重要意義。做好這項工作需要緊密結合相關領域的已有部署,充分考慮全球氣候變化趨勢,特別是極端氣候事件頻發的態勢,未雨綢繆,積極應對,統籌安排,分工協作,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系統在適應方面主要是做好規劃,完善有關政策。在國家層面,國家發改委將組織研究制定適應氣候變化戰略,明確我國適應氣候變化的方針、原則、目標和重點任務。2010年國家發改委利用國際合作項目,支持寧夏、內蒙古、廣東開展了適應氣候變化研究工作,探索和積累了一些經驗。今年國家發改委還將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區,繼續開展適應氣候變化國際合作項目。
編制溫室氣體排放清單
《中國投資》:您能否介紹一下編制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的情況?
蘇偉:溫室氣體清單編制是應對氣候變化的一項基礎性工作,通過清單可以識別出溫室氣體的主要排放源,了解各部門排放現狀,預測未來減排潛力,有助于有針對性地制定應對措施,降低碳排放。去年國家發改委以編制國家2005年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的經驗和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編制3期專題培訓為基礎,編寫了《中國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編制指南》,經過幾輪討論,目前已基本成熟,近期國家發改委將發給各地作為工作參考。今年工作的重點是:一方面組織完成我國第2次國家信息通報的編寫,經報國務院批準后提交給公約秘書處,履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規定的提交國家信息通報的義務;另一方面,結合編制溫室氣體排放清單,加速培養專業人員,切實提高地方和行業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編制能力,加強與溫室氣體排放相關的能源、工業、農業、林業等方面統計、調查工作,及時提供準確的信息。
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
《中國投資》:您認為應當如何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
蘇偉:除了積極參與國際談判,我們還要與世界各國廣泛開展務實合作。要加強與聯合國、世行、亞行、全球環境基金等多邊機構的合作,建立資金、技術轉讓和人才引進等機制,構建國際合作平臺。要加強與美國、歐盟、日本等主要發達國家的交流和務實合作。要深化與發展中國家的合作,支持非洲國家、最不發達國家、小島嶼和其他易受不利影響的發展中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加強應對氣候變化領域對外合作管理,促進應對氣候變化對外合作有序、健康發展。繼續支持地方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幫助符合條件的地方申請國際合作項目。
氣候變化對外合作不僅要請進來,也要走出去。2011年國家發改委將繼續組織地方同志赴國外學習交流,加強國內外地方之間的交流合作,擴大國際合作領域,充實國際合作內容,豐富國際合作成果。各地要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方面的能力,做好項目儲備和人才儲備,也要總結本地區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好的經驗和典型案例,實現對外合作中的雙向互動、互利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