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何亞非11日在日內瓦表示,發達國家應盡快向發展中國家兌現用于支持發展中國家減排的“綠色氣候基金”。
何亞非當天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主辦的“創新與氣候變化國際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上作為會議主席發言時說,根據2009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通過的哥本哈根協議,發達國家應該在2010年至2012年為發展中國家提供300億美元的“綠色氣候基金”,這是顯示發達國家談判誠意、維系發展中國家對氣候談判進程信心的關鍵。負責出資的發達國家應避免挪用發展資金進行“再包裝”,應增加資金來源的透明度。
何亞非強調,出資方應確保提供新的、額外的、充足的和可預期的長期“綠色氣候基金”,出資方在提供資金時應堅持以國內公共資金為主,私營部門和碳交易市場資金可發揮補充作用。
何亞非指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問題,中國是最早制定并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的發展中國家,也是近年來節能減排力度最大的國家,更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今年初出臺的中國政府“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未來5年中國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6%。
此外,當天與會的專家還指出,目前絕大多數先進的氣候友好技術都掌握在發達國家手中,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方面未得到充分有效的應用。開展大規模的技術轉讓與合作、促進知識產權利益分享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