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談創新、論改革、謀發展,從治國理政的全局高度,深刻闡釋創新的重要作用,對強化創新驅動指明著力方向,為我們落實新發展理念、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注入了強大思想力量。
“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根本要靠創新。”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希望上海在更多方面有新作為,并提出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的期望。
總書記的話,對國內所有地方都有啟示作用。正如新華社評論員文章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談創新、論改革、謀發展,從治國理政的全局高度,深刻闡釋創新的重要作用,對強化創新驅動指明著力方向,為我們落實新發展理念、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注入了強大思想力量。
微信公眾號“人民日報評論”發表的“人民時評”《創新時代,再比別人快一點》指出:以上海自貿區為例,其核心任務就是制度創新,包括商事制度、貿易監管制度、金融開放創新制度、事中事后監管制度等,一些做法對現有管理制度都是顛覆性的。要撐起發展新天地,就必須賦予新事物引領改變的權利,管理者也要做創新的同路人,避免讓先行先試者陷入單打獨斗的局面。
“人民時評”認為,創新時代的每一分進步,源頭都是我們的思想解放。
改革和創新緊密聯系在一起,創新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把創新思維搞活,把創新能量加滿,就能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向縱深發力。
某種意義上,當下作用初顯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是對存在問題進行的“手術”,也是具有超越性的
“再出發”。如果以固有的經驗來解決眼前的困惑和面對未來的挑戰,就容易出現“短路”的情況。
新華社報道提及,濰柴集團是供給側改革的“樣本”。該集團前些年一度庫存2萬多臺重型柴油發動機,如今每天供不應求,客戶要等三四天才能提到貨。2017年單月銷售近4萬臺,同比增長超過100%,實現了漂亮的“V”形反轉。全國人大代表、濰柴集團董事長譚旭光認為,實現“V”形反轉最主要的推動力是創新。濰柴建設了業內唯一的企業內燃機可靠性國家重點實驗室。目前暢銷的WP13發動機正是這個實驗室孕育的杰作。
去成本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容之一,以物流業降成本為例,在業內人士看來,包括互聯網、甩掛運輸在內的先進技術和模式運用,對物流業降成本意義也非常大。
顯然,降成本不是簡單地“壓縮”成本,而是要以創新思維引領供給兩端發生深刻變局,從而自然而然地帶來低成本、高收益。一句話,創新供給,是降成本的發力點。
如專家所言,隱性的高成本存在于我國經濟運行的許多方面,所有這些,都需要通過改革來減緩。
掌握創新驅動這個“核動力”,就一定能實現發展更快一步的目標,同時也能牢牢把握好發展的正確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