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歐盟資助的AQUAPHOENIX項目正式啟動,旨在開發大規模水產養殖廢物收集技術,評估污泥收集的環境效益,并探索將廢物轉化為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續肥料的潛力。該項目匯集了來自挪威哈當厄爾峽灣、芬蘭奧蘭群島的養魚戶、研究人員以及芬蘭、瑞典、比利時和荷蘭的歐盟機構,共同推動水產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挪威哈當厄爾峽灣,養殖鮭魚每年產生超過70,000噸污泥,主要由飼料殘留物和魚類糞便組成。這些污泥可能導致峽灣富營養化和污染問題。NORCE副執行副總裁Hans Kleivdal表示:“我們已經觀察到峽灣的營養物和污染物含量過高。因此,密切監測和記錄污泥收集的影響對改善海洋環境至關重要。”研究機構NORCE和海洋研究所將負責測量污泥收集的效果,而行業參與者Ragn-Sells和Framo將提供可集成到現有養魚場的污泥收集技術。
參與該項目的挪威養魚公司Eide Fjordbruk和Lingalaks表示,可持續經營是其核心目標。Eide Fjordbruk首席執行官Sondre Eide表示:“我們都希望盡可能可持續地經營養魚場,以保障就業、確保高產并促進峽灣的長期健康。”Lingalaks董事總經理Erlend Haugervoll補充道:“AQUAPHOENIX項目與我們的戰略完美契合,即在當地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業務,將對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
AQUAPHOENIX項目還計劃探索污泥的循環價值,將其轉化為磷等資源,用于農業肥料和新型飼料成分。Ragn-Sells Norway首席執行官Vidar Svenning Olsen指出:“循環技術減少了對氣候的影響,減輕了峽灣的負擔,同時利用了有價值的原材料,幫助減少歐洲對進口資源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