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油田儲氣庫群位于廊坊市境內,包括全國埋藏最深、壓力等級最高的蘇橋儲氣庫和京58儲氣庫、文23儲氣庫。作為京津冀地區重要的區域性調控氣源,華北油田儲氣庫群連續16年提供能源保障,通過加快擴容達產和新庫建設,工作氣能力達到26億立方米,日高峰調峰能力達到3000萬立方米。
自2024年11月15日采氣生產以來,蘇橋、京58、文23三座儲氣庫首次實現全周期同步運行狀態,形成“三庫聯動”的調峰保供新格局。面對頻繁來襲的低溫寒潮天氣,儲氣庫群迅速響應,多次“增氣發力”,65口采氣井齊發力,日采氣量峰值達2715萬立方米,共計52天保持在日采氣量2000萬立方米以上高位運行,調峰氣量、開井數量等均創歷史紀錄。
作為京津冀地區能源保供的關鍵力量,華北油田在儲氣庫運營管理中多點發力,保障采氣工作高效安全開展。踐行“開注謀采”新模式,全面系統分析采氣各環節,梳理出影響生產的問題,實施“京58B井場排液改造”等調改項目,提升采氣效率。落實安全責任,在生產區域網格管理全覆蓋基礎上,機關后勤人員領責履責,編制《網格化工作指導手冊》,涵蓋5個專業、230個典型問題,增強網格穿透力。打造以風控為核心的監督閉環,劃分前端風險,對風險作業推行方案化管理,通過現場監督活動,形成風險管控閉環。推進數智化建設,對標一流建立地下儲氣庫完整性管理體系,實現透明氣庫等智能化應用,保障儲氣庫“注得進、存得住、采得出”,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和運行效率。
天然氣平穩供應關乎千家萬戶溫暖過冬,也關系著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綠色能源需求。據介紹,從2010年第一輪采氣至今,華北油田儲氣庫群已累計采氣136億立方米,與同等燃燒值的煤炭相比,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183萬噸,相當于種植闊葉林19900余畝,為節能減排作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