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16日舉行的頒獎大會上,圍繞著低碳經濟和氣候變化的話題,與會人員提出了積極的建議。
商道縱橫副總經理陳曉燕稱,從2006年到現在,我國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披露自己在環境方面的信息。2006年只有約20多家企業發布了企業責任報告,但到2009年底這一數字已上升到530多家。
以處在防水行業翹楚位置的東方雨虹公司為例,企業在今年發布了行業內首份社會責任報告,報告涉及了關于公司目前發展戰略、員工利益保護、客戶和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內容。公司董事長李衛國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公司在采購、生產、施工等一系列過程中制定了具有科學指導性的環境政策方針,并鄭重承諾將長期有效地落實環境保護工作。
節能減排的金海漿樣本
海南金海漿紙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制漿造紙企業,自2005年投產之后,已在污染治理上投入27億元,除回收循環生產流程中使用廢棄物綜合利用外,還購買先進的三廢處理設備并引入治污生產工藝。
該公司紙漿生產部處長張鎮寰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專訪時表示,公司僅在堿回收系統上就投資20億元,現在小漿廠排出的黑色廢液對該公司來說已成為能源,可回收用于發電。“由于采用的是堿法制漿,公司的用堿量非常高。如果通過回收系統,將97%的堿液回收,現在公司每天只需補充3%到4%的堿液就完全足夠。”張鎮寰表示。
2006年5月,金海漿紙業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該公司確保所有排放物經過處理后最終均達到或優于國家一級排放標準。
據了解,現在金海漿紙業的用電基本上都采用了回收能源,廠區內每10盞燈中有8盞的用電來自回收能源,這可為海南省每年減少2000多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2008年,商道縱橫作為CDP在中國大陸的執行方,曾向在中國上市的100強公司發放問卷,請他們披露碳排放情況。陳曉燕表示,從2008年以來的數據看,企業在這方面的意識不斷提升,回答問卷和提供信息的企業數量都在增加,說明企業的確在向積極的方向轉變。
低碳經濟成未來氣候談判關鍵
今年以來,全球各地地震、洪水、高溫、泥石流等極端天氣頻頻發生。對此,國家發改委氣候司國際處副處長李麗艷稱,氣侯變化是本世紀最重大的問題之一,涉及世界各國,需要國際社會加強合作,采取公正、合理的方式加以解決。
李麗艷曾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多次參與國際氣候框架談判。她稱,參加氣候框架談判包括了政治、經濟、法律等多方面角逐,其中最根本的是排放權、經濟發展空間等。在進行曠日持久的氣候變化國際談判時,圍繞著低碳經濟發展的競爭也已經拉開了帷幕。“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談判中,誰掌握了低碳技術,誰發展了低碳產業,誰就有可能擁有更大的發展優勢和發展空間。”
從我國的情況看,發展低碳經濟面臨巨大挑戰。李麗艷認為,首先中國處于工業化過程中,要加速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必然要增加消費,排放溫室氣體。其次,我們的能源結構目前還是以煤為主,它決定了中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特殊困難。另外中國在低碳經濟市場環境要素、技術基礎方面還很不完善。
盡管我國在國際談判中面臨來自發達國家的強大壓力,但李麗艷表示,這種壓力在另一方面也是一種挑戰和機遇。“中國發展到這個階段,要求我們必須堅持綠色發展、低碳發展,發展循環經濟,否則我們就沒有可持續發展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