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環保部環境規劃院低調而簡略地公布了全國環境經濟核算(也即俗稱的“綠色GDP”)的部分研究成果。這是中國第三次公布綠色GDP數據。
其研究表明,2009年中國環境退化成本和生態破壞損失成本合計13916.2億元,較上年增加9.2%,約相當于當年GDP的3.8%。
從2004年到2009年,基于退化成本的環境污染代價已從5118.2億元提高到9701.1億元。這顯示我國經濟發展的環境污染代價持續上升。
在環境和生態之外,碳排放壓力也日益加大。環境規劃院表示,中國一次能源CO2排放量從2000年的34.7億噸上升到2009年的71.8億噸,增長了一倍多,中國已成為世界主要的CO2排放大國。
環境規劃院的研究還表明,我國的直接物質資源投入增速較快,但資源產出效率低于發達國家水平。我國直接物質投入已由2006年的80多億噸增加到2009年的100多億噸。“十一五”期間我國資源產出率處于320-350美元/噸的水平,且有下降的趨勢,遠低于先進國家的2500-3500美元/噸。
同時,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的生態環境投入產出效益相對較低。生態環境退化成本占GDP的比例與人均GDP之間呈現負指數關系,顯示出經濟發展越是落后的地區,經濟發展的生態成本越高。
“這表明相對落后的中西部地區在走東部地區的老路,還會重復先污染后治理的舊模式。”一位地方環保廳官員對本報指出,轉變發展方式的呼吁和要求并未落到實處。
盡管“十一五”期間我國政府加大了對工業和生活污染治理的力度,但中國污染治理水平仍待提高,環境質量改善任重道遠。如電力生產、非金制造、黑色冶金、化工等SO2排放大戶和造紙、食品加工和化工等COD排放大戶,其SO2去除率、COD去除率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這是自2006年和2010相繼參與并公布2004年、2008年“綠色GDP”結果之后,環境規劃院第三次公布相關結果。
“綠色GDP這個概念已慢慢淡出公眾視野,而環境規劃院比較執著,一直在不事張揚地做著工作,從2004年起做了6年。”一位長期關注綠色GDP的學者對本報解釋,但即便是當年主推這個概念的環保部和國家統計局,現在也已很少公開談這個概念了。
“只有第一次比較熱鬧,環保部和統計局都參與了,但這兩年就完全變成了環境規劃院的學術研究活動。”前述學者對本報分析。
盡管環境規劃院很少公布其研究結果,但這項研究在其內部并未停止。而外部一度對綠色GDP的計算方式和科學性、要不要公布和如何公布爭議很大,環保部和統計局在這個項目上分道揚鑣。
前述地方環保廳官員對本報表示,綠色GDP這個概念可能會被官方拋棄,取而代之的是一套新的指標統計體系,即從2008年8月起,由國家發改委、國家統計局、環保部、水利部、國土部等多部門參與制定的《中國資源環境統計指標體系》(以下簡稱《指標體系》)。
本報獲悉,該套《指標體系》已經完成部門會簽,但尚未公布。該《指標體系》是一套反映國家層面的資源、環境、生態和應對氣候變化四大領域的核心指標,在指標設置上,不僅有當期消耗、排放指標,還有資源存量指標、環境指標和生態質量指標。
“與綠色GDP不同,這是一個松散的統計指標體系,而不是可持續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前述地方環保廳官員指出,這套指標體系的價值可能在于解決各個部門的資源環境統計數據打架的問題。